积极协商建言 献计法治雅安建设
23日,在市政协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上,市政协常委围绕“全面依法治市,建设法治雅安”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法治雅安建设献计出力。
关键词:立案登记制改革
今年5月1日起全面推进的立案登记制改革,是中央的重大决定和司法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目的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诉权,特别是解决民告官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正义。立案登记制实施几个月来,我市呈现出案件受理总数和民事、行政、刑事自诉案件及国家赔偿案件受理数量上升的状况。
建议: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自觉学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增强守法用法意识的自觉性;克服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强力推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机制,实行矛盾纠纷分流和多元化化解,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行政机关和法院形成良性互动并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关键词:“谁执法、谁普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从去年11月起,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开始运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但在该机制运行中,存在部分单位未将履行普法职能列入年度工作安排、履行行政执法职能与普法职能结合不紧密、普法形式单一、与普法对象互动不够等问题。
建议:加强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运用法律依法履职,树立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加强以案说法制度建设;拓展普法载体,针对不同群体实施个性化普法;加强普法者与普法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普法对象所需进行普法宣传,实现普法模式由“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进一步加强对执法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政府购买法律服务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带头购买、有偿使用法律服务,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务院、省政府都曾下发“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意见”。在我市的《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中,也将法律服务方面纳入其中,但在实际中此项工作开展相对薄弱。
建议:通过购买人民调解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有偿使用法律顾问推进社会法治化建设、通过有偿购买法律援助强化人权保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提高社区矫正质量、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使刑满释放人员能“安置到位帮教到底”。
关键词:普法宣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目前,我市在基层法治建设中,还存在部分群众法治观念不强、法治环境有待改善、法治宣传效果不好、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建议:加快发展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明,健全完善基层法律制度,培养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治观念,使人们知法、守法、用法。
关键词:法律进学校
“法律进学校”是全市开展“法律八进”的重要组成内容,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自觉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培育合格公民、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推动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校内法制课教材师资缺乏、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等共性问题。
建议:强化对“法律进学校”工作的认识,推进学校“主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法制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修养;适当丰富和延伸“法律进学校”的宣传方式,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举办法制文艺汇演、法制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比赛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宣传大环境中去。
记者 周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