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的法治之道
中国民生银行从全国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荣居24家“六五”普法“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之列,是因为民生银行的法治之路为普法宣传供给了深层养料。
中国民生银行从全国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荣居24家“六五”普法“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之列,绝不仅仅由于普法宣传这一单项工作出彩,而是因为民生银行的法治之路为普法宣传供给了深层养料。民生银行的普法工作不走形式、不落窠臼,归根到底是因为民生银行在法治道路上主动追求、持续投入、踏石留印,使得普法成果内容饱满、成绩丰厚,可圈可点。而支撑民生银行稳步踏上法治道路的,则是民生银行的顶层法治之思、运行规则之治和职能团队之专。
顶层法治之思
一个企业积极践行依法治企,不会是简单地响应国家号召;一家民营企业自发向组织体内注入法治基因,一定是看到了法治方式可以收获的企业良治。民生银行观察到: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从经济上行期躺着挣钱转向下行期步步惊心,与政府部门沟通从处处靠资源走向全面公开公正,自身经营也从高速增长转为规范运行。为顺应这种新形势,抓住新的政策红利,民生银行的决策层下定决心,切换发展模式,全面打造行内法治化基础设施,开启下一段的接力赛程。
促公司善治。章程是公司的宪法,是解决股东之间、股东与治理层之间争议的根本依据,也是公司平稳运行的前提与保障。民生银行高度重视公司治理规则的建设,根据公司治理实务的变化,不断用各类公司议事规则予以化解与固化,保障了公司治理平稳运行,这是民生银行历经多年股权分散的治理锤炼,找到了依法解决利益冲突的智慧总结。打开公司章程,能发现最近的一次更新是到2016年2月,正是由于保持了公司宪章的与时俱进,较好地避免了因股权之争陷公司于治理僵局,减少了对银行正常经营的负面干扰。
激法治思维。依法治企,关键是领导干部有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为推动各级经营机构的大脑,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积极思考如何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法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民生银行自上而下发起了一场为期半年的“高端法治访谈”活动。活动要求全行所有经营机构一把手,就如何在自己的治下以法治之力担发展之责开展笔谈交流,最终成果汇成了当前业界绝无仅有的一本银行高层法治访谈录《担当》。这次活动主动激活了高级大脑的法治思维,为全行的“少数关键”们认清形势、转换思维、寻求新的发力方向做了思想动员。
行法治之举。有了法治意识,还需要切实的法治举措,把依法治行的理念落到实处。2015年12月,民生银行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调研论证,推出了有八大板块27大举措的《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民生”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民生银行实施法治建设的总纲领。这个文件不是单纯响应党中央依法治国策略的应景之作,而是立足民生银行实际从法律政策、服务业务、法律风险预防、风险处置、风险评估、风险考核、团队建设等八大方面做的法律风险管控的整体蓝本。方案既有突破性创造性的要求,还有制度性资源性保障,其中体现的全面法律风险管理的理念,与各级党政机构促进引导的法治精神正相契合,确保了法治之举既方向正确又抓铁有痕。
发法治之力。金融企业运用法治之力,还有这个行业独特的内生需求和发挥优势。那就是金融企业的几乎所有经营活动都奠基于法治,依赖于法治,成就于法治。法治的优劣,就是一个金融企业的生命禀赋。民生银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着力在产品研发机制、业务合同审查控制机制、用印管理机制中深深地嵌入了法律风险管控安排。让法律使产品更具竞争力,让法律使资产更安全,让法律使争议处理更有效,让法律使投资更规范……让法治成为民生银行的新生产力,这就是民生银行顶层顺应大势与转型,对企业经营管理采取的新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