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志愿”案引法制课
胶州高三毕业生高考志愿被同学篡改一案有新进展:8月12日,胶州市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此前,媒体还报道山东单县篡改同学高考志愿的陈某已被刑事拘留。
未进大学,先进班房。两学生的行为叫人又气愤又痛心。他们为什么要干这种自毁前程的蠢事呢?难道他们想不到篡改同学高考志愿会被查出,涉嫌犯罪,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吗?他们难道没有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吗?这不能不令人反思学校的法制课。案件从反面证明,有关学校的法制教育并不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可能忙于应对高考,对法制课忽视了。二是虽然上了,但是不贴近学生实际,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学校的法制课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讲解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如高考作弊、篡改志愿等,违法行为会引起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敬畏,行为的理性。这样,才不会像胶州那位学生的父亲所说的那样,出于“一时糊涂”干出违法犯罪的蠢事。
不只是有关学校,教育界都应该由这些案件反思学校的法制教育,找问题、补漏洞,让法制课更贴近实际更有实效。学生法制课上得好不好不能只看考了多少分,学生没有违法行为,才是法制课真正的成功。 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