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成效

直播 光华台 2017-02-15 11:01:01

2016年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陈思羽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2月14日讯(记者陈思羽)2月14日上午,2017年第三场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闻中心举行,南宁市法制办通报了2016年南宁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强化法治学习 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南宁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展了一系列的法治学习培训活动,以提升领导干部为百姓依法办事的能力,开展75场次、8000多人次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组织全市2016年新提拔的158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推行考核末位约谈制度 依法行政考核抓手更加有力

继续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通过开展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检验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在全市推行依法行政考核末位约谈制度,两名在2015年度依法行政考核中排名并列末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了分管法治常务副市长的约谈,鞭策了依法行政工作后进单位。

深化改革提速提效 行政审批更加便民利民

继续实施简政放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市本级29个部门189项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推进“一枚公章管审批”。出台《南宁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投资项目“容缺后补”制度(试行)》,年内实现83个事项208项材料实行“容缺后补”缺项受理。依托“互联网+”牵手政务,建成网上审批大厅网络平台,年内完成306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工作。运用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上报1200多个项目,使投资审批更加规范透明。推进市本级全部438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即办件比例达13.7%。清理规范99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推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去行政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与全区同步实施“六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营业执照办结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提速率超过80%。

推进科学立法 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年内出台《南宁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共3件政府规章,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南宁市昆仑关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共2件地方性法规草案;完成《南宁市规章制定办法》的修订工作;完成2件规章制定备选项目的起草工作;组织开展5件规章调研工作;开展6件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建立立法工作会议、立法调研、委托立法、立法基层联系点、立法咨询员管理等一系列立法工作制度;所有立法项目草案通过政府法制网或者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30日;全年召开立法专家论证会7次、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4次,进一步提升政府立法质量。

严格备案审查 “红头文件”管理更加规范

2016年市政府印发规范性文件共46件,全部履行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直各部门共制定157件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法制机构均进行备案审查监督,发现并纠正其中25件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建立南宁市政策法规数据库,在南宁政府法制网上每季度公布经“三统一”登记、编号的文件目录,每月上旬公布通过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我市出台的政策制度。

强化重点领域执法 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交通运输、农业领域、上林县农林水利领域和马山县农业和林业领域开展综合执法,在乡镇开展 “四所合一”改革,组建乡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综合行政执法队),减少多头执法。建成南宁市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规范执法资格、执法事项、执法文书、执法流程和执法行为,形成行政处罚网上办案、执法监督网上跟进、执法过程公开透明、执法错误及时纠正、执法结果公正合法的高效执法与监督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围绕扬尘污染治理“三个100天”专项行动,查处各类“五乱”行为约106万起,查处建设领域违法行为1200多起;开展食品安全方面的抽检超过25000多批次,通过开展多项专项整治工作查扣、销毁不合格食品,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0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00多起,罚款近5千万元;持续开展“红盾亮剑”“红盾网剑”等专项执法行动,工商系统立案3600多件,罚款1100多万元;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法营运行为3900多起;检查用人单位45000多户,涉及劳动者50多万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涉嫌恶意欠薪案件105件;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70多万起。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完成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保留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9984名(不含公安系统人员),清理退休、转岗等不符合持证条件人员1017人,清理持行政执法证的辅助执法人员3567人。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解决“告官不见官”现象。2016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68次,比2015年度增长3倍。加强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开展并完成审计项目139项,其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11项。市政府审结行政复议案件218件,行政复议决定纠正原行政行为案件数为47件,纠错率为21.55%,行政复议纠错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9000多次,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000多件,调解成功率97%。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政务开放进一步提升

2016年南宁市政务信息网发布信息2.6万余条,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南宁市子平台发布信息11.5万余条。特别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年度共公开扶贫信息305条、重大建设项目相关信息314条、食品药品安全信息185条、保障性住房信息139条、环境保护信息1252条、生产安全事故信息80条、价格和收费信息157条、征地拆迁信息559条、教育信息809条、公共资源交易信息2735条,使市民群众获取政务信息更加全面、便利。

下一步,将切实找准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出台南宁市贯彻《纲要》的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实现2020年前在全区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推进政府立法公开透明,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建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和立法协商制度,更多引入第三方参与政府立法的起草、论证、评估,建立一批立法基层联系点;全面清理现行有效的规章和红头文件,废止一批过时的文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南宁市政策法治环境;加快推进市行政审批局实质性运行,尽快编制完成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好市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运用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行政处罚的实时监督;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